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涪陵榨菜成基金隐形重仓股 六大高管齐套现

来源:时间:2013-08-22

涪陵榨菜成基金隐形重仓股 六大高管齐套现。

彼得·海斯勒二十多年前来到涪陵。后来的时光里,为了便于外省人了解他的住处,这个地道的美国人,常在自我介绍时,为这座江岸小城贴上“榨菜”的标签,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附带哼唱当年红火一时的乌江牌广告曲。

“所有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涪陵榨菜,通过它来解释,我从哪儿来是最容易的了。 ”在回忆体的《江城》一书中,海斯勒这样写道。

有趣的是,这种长江沿岸比比皆是的碧绿青菜头,在二十多年后依旧“圣眷不衰”,近日还被曝出是发改委调研的时髦指标,引发网友旗帜分明的观点对垒。

据报道,起草《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时,为了生动描述人口流动的趋势,上市公司涪陵榨菜的财报登上了规划司官员们的案桌。

上周末,尽管发改委官方矢口否认是“榨菜指数”的发明者,但原本与“低值”、“垃圾食品”挂钩的涪陵榨菜着实被高端了一把。

事实上,“一包榨菜的价值投资”还是基金的意外信条,已经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涪陵榨菜是基金隐形重仓股之最。

指数经济

区域冷暖“菜”先知

乍听之下,“榨菜指数”似乎有点雷,所以报道密集出现时,很像是发改委幽默的自娱自乐。一包榨菜,50克,便宜的5毛钱,贵的1.8元,一般放在超市货架的最角落,与酱菜、萝卜干寂寞为伴。

就是这和高端洋气搭不上边的榨菜,眼下成了媒体口中官方观察中国外来务工大军转移的风向标。据报道,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官员根据上市公司涪陵榨菜在我国各大区域的销售数据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正在从珠三角、长三角回流至中西部,与 《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高度相符。

小榨菜里看到的大趋势,让发改委创造性地发明了闻所未闻的新词:榨菜指数。若报道属实,看来未来涪陵榨菜的各季财报都会被收作官用,用来跟踪监控城镇化大潮的区域走向,气象之磅礴,实在很难与那青生生、偶然呈淡黄色的寻常小菜影像重叠。

报道还称,为了增加说服力,发改委列举了涪陵榨菜这几年在全国各地区销售份额的具体变化。有意思的是,它在华南地区销售份额由2007年的 49% 、 2008年的 48% 、2009年的47.58%、2010年的38.50%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29.99%,由此推导出"华南地区人口流出速度非常快"的感性结论与《监测报告》中的理性数据不谋而合。

“菜”里乾坤,瞬间引爆了两大阵营叫板的热议,用“创造性思维”褒奖的不在少数,用“样本不严谨”批判的也大有人在。涪陵榨菜不只在媒体镁光灯下过足把瘾,甚至成了经济学界茶余饭后的高频词。

如果真从平淡无奇的榨菜中汲取灵感,相信发改委的官员们一定不陌生口红的故事。“911”之后数月,美国口红销量暴增11%,于是雅诗兰黛总裁里奥纳德·兰黛就用了 “口红指数”描述女人们当时的消费心态。

雅诗兰黛似乎对消费心理学很有研究,“口红指数”认为,经济衰退时买不起《欲望都市》里的那些“贵妇鞋”和名牌包,为了让可怜的购物狂感觉好一点,女人们就把钱花在那些为她们提供短暂欢乐的漂亮东西上:花费50美元的乳霜和唇彩。

但由于口红销量相比其它商品要少得多,这种不乏创意的指标思维一直遭到主流经济学家的抨击,更多人还是将它作为化妆品品牌的指数营销手段一笑了之。

这样看起来,涪陵榨菜要比雅诗兰黛牛多了。并不需要三年前亲手将榨菜送到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掌门人周斌全摇旗呐喊,就有重量级的国家权威机构为这道谈不上营养和品位的开胃佐餐免费打广告。

虽然涪陵榨菜已经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榨菜品牌,但目前进入各地超市渠道的榨菜品牌众多,客户忠诚度和识别度并不高,这一剂广告的注入,至少是“强者恒强”最贴切的标签。

同行暗掐

战场飘荡腌菜味

李渡,号称涪陵的未来之城。太极集团、涪陵卷烟厂等大企业都搬出老城区,落户李渡新区。而涪陵榨菜早早就将生产车间盖在了这里,大楼气派,远远就能闻到榨菜的味道。这是一种备受争议的味道,超过西欧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作为腌菜之首的身份使它几乎是每个家庭的盘中餐,但腌菜的工艺属性又令它脱不掉“垃圾食品”的帽子,甚至长期笼罩在致癌"的恶名之下。

如今搭乘着发改委这辆超级快车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涪陵榨菜内部最热烈的氛围是兴奋。 “公司品牌销售团队已经找到一些公关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想抓住这个机会向市场投放软文广告,进一步巩固江湖地位,拼抢市场。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别小看了这个貌似无精打采、老态毕现的榨菜市场,其实也是众家必争之地。涪陵榨菜虽以15%的市占率暂居第一,却也时时能够感受到同行追赶的压力。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付生就在 “榨菜指数”风靡后发布了长达13页的深度调研报告,详述了榨菜行业地缘特征中暗含的较量。 “2007年全国厂商约300家,重庆164家,浙江80家,占全国厂商的81%。其中重庆厂商有102家集中于涪陵区,浙江厂商有51家集中于余姚。 ”

黄付生援引的数据显示,浙江余姚正是涪陵榨菜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据悉,榨菜产能布局是集中在榨菜上游原材料青菜头,产区主要集中于重庆、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其中重庆、浙江两地占据84%。公开资料显示,全国青菜头种植面积约125万亩,分布于重庆75万亩,其中涪陵57万亩,占比46%,浙江30万亩,其中余姚12万亩。

据记者了解,实际上,发改委“榨菜指数”被媒体传播,余姚榨菜也闻声而动,在业内激起千层浪。

“涪陵榨菜这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大概是7亿元,但整个涪陵榨菜市场总的销售额不能和余姚比,到去年底,余姚40多家榨菜企业合计起来的市占率达到了将近60%,销售过亿的也有4家,为什么咱们余姚榨菜就没有被发改委作为样本? ”铜钱桥榨菜相关人士在和记者对话时,语气中充盈着失望,同时也有不平感暗涌。

余姚市榨菜协会负责人还特地说了一席话,解释发改委的选择并不能说明余姚榨菜就比涪陵榨菜差。该位负责人表示,涪陵榨菜之所以能成为一定的指标,是因为涪陵榨菜出自重庆,口味较重,适合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消费者的口味,而四川、重庆等西部省市恰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之下,余姚榨菜口味较清淡,江浙一带劳动力输出也较少,所以才会缺乏涪陵榨菜那样明显的指标性。

浮赢满钵

六大富翁齐套现

不管同行怎样不服气,上市公司的高管们铁定合不拢嘴。记者从涪陵榨菜的股权结构图看到,公司其实是“国字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都是重庆市国资委。公司2013 年6月曾公告,涪陵区国资委将所持有的涪陵榨菜35.57%股份无偿划转给了涪陵国投,划转完成后涪陵国投持有公司40.45%股份,但涪陵国资本身持有涪陵国投100%股权,所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不变。

虽为国有企业,公司主要高管却均有持股。记者注意到,截至2012年底,公司主要高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59万股,占总股本的3.6%。以上市时的持股数看,董事长周斌全持股数最多,上市时共持有3202000股;监事会主席肖大波居次,持584670股;董事总经理赵平、董事副总经理毛翔、总经理助理贺云川平分1428006股,董秘黄正坤则拥有公司371668股。

这些数字到了去年末都已经被刷新。记者注意到,上述6大持有重股的高管相比上市时,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减持。其中,减持比例最高的恰恰就是董事长周斌全,累计减持了占总股本1.5%的股份,而赵平、毛翔、贺云川三个持股平分秋色的高管似乎共进退,都分别减持了0.24%股份,肖大波和黄正坤的持股比例则分别下降了0.17%和0.1%。

想当初,2010年榨菜上市是资本市场的一件趣闻,调侃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当时涪陵榨菜以每股13.99元的价格开盘,收盘时价格高达每股40.80元,涨幅最高达到191.64%,因为涨幅过大,盘中被深交所三次临时停牌。

正是撬开资本市场大门,让周斌全的资产超过了亿元。 2000年接手涪陵榨菜时,将徘徊在亏损边缘的公司"捞上岸",后来在启动上市战车的前一年,涪陵榨菜增资扩股时,高管们都得到了诸多实惠。

据悉,当时重庆市国资委批准以每股5.45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时任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其中,董事长周斌全、监事会主席向瑞玺、总经理助理张显海、公司顾问童敏等9人分别购得数额不等的几十万或几百万股份。

以董事长周斌全为例,2007年4月周斌全以每股5.45元的价格受让2674459份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457万元,持股4.8%。在改制为股份公司时,由于按照2008年2月29日净资产1:0.65029比例折为11500万股,上市之后周斌全实际持有552万股,平均支付成本仅为每股2.64 元。

2010年IPO申报稿还显示,董秘黄正坤持股53.11万股,占比0.4618%。监事会主席向瑞玺;董事、副总经理毛翔、肖大波、赵平;总经理助理张显海、贺云川各持股84.62万股。依照上市开盘价计算,周斌全所持股份的市值达到7700万元以上,向瑞玺、毛翔、肖大波等6人所持股份的市值也在一夜间超过1000万元。

截至发稿前一个交易日,涪陵榨菜每股收盘价已经超过30元,盘中触及31.9元新高,“榨菜指数”是否客观靠谱暂且不论,至少持股涪陵榨菜的高官们先浮盈满钵。

股东起底

“广夏系”匿身入股

除了一夜暴富的公司高管,几毛钱一包的榨菜里还有另一套财富经,主角则是浙江豪门楼忠福。记者查看公司最近发布的2013年半年报,注意到第二大股东东兆长泰集团截止今年6月30日持股2060.8万股,这意味着上市三年以来,这位“二当家”已经累计减持了1160万股。

作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浙江民营企业家,楼忠福身上满是传奇,也不乏质疑。从只有小学文化的建筑工人成长为身价数十亿元的富豪,楼忠福建立了自己的建筑王国——广厦集团。

东兆长泰正是浙江富豪楼忠福“广厦系”旗下一员,在重庆当地有着众多地产项目,并与当地政府保持着良好关系。涪陵榨菜招股说明书显示,东兆长泰成立于2006年,法人代表为郭向东。

涪陵榨菜招股说明书中并未直接显示东兆长泰与楼忠福的关联,但抽丝剥茧,还是可以推导出两者间的神秘关系。拥有东兆长泰66%股权的崇德广业,控股90%的绝对大股东为王瑞云。据公开信息,王瑞云住址为浙江省东阳市白云街道,其与楼忠福的关系是:王瑞云为楼忠福之妻王云芳的哥哥。

而持有东兆长泰剩下34%股权的嘉泰和盛更是勾勒出郭向东家族与涪陵榨菜的紧密。据悉,郭向东持有嘉泰和盛99%股份,其妹郭向英则在涪陵榨菜集团出任董事。

东兆长泰在楼忠福广厦系的资本运作中,亦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参与过楼忠福对ST北生的重组,目前仍持有该公司0.2%的股权。

根据涪陵榨菜招股说明书,东兆长泰取得涪陵榨菜上市前28%的股权的总成本在8500万元左右,折合每股成本只有2.64元。

但楼忠福的匿身入股,却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市场质疑。记者梳理材料后发现,2007年涪陵榨菜为转变为股份公司时,需要涪陵区国资委转让部分股权。东兆长泰最终能从12家入围投资者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只有它一家符合涪陵区国资委设定的4条竞价条件,但这4个条件却被认为颇有为东兆长泰量身定制的嫌疑。

比如其中一个条件是 “有丰富的国企重组经验,有三个以上大型国企重组成功案例”。东兆长泰就“恰好”刚完成北京一建、北京二建、重庆一建三大型国企重组;而 “注册资本2亿元(含)以上,非外资企业,2006年经营额50亿元以上”的条件更是疑云密布,东兆长泰注册资本正为2亿元,2006年8月时东兆长泰注册资本还只有5000万元。

主营危机

贵比鲍鱼争议多

虽然核心人士集体狂欢,对于此次被 “提名”,却也有不少观察者冷眼旁观。 “用榨菜的销量来观察农民工流向,恰恰反映出涪陵榨菜毛利低、附加值低的特征。 ”佐餐行业经销商郑远东对记者分析。

事实上,在2010年上市之前,涪陵榨菜的盈利状况就悬念丛生。 2007年~200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5亿元、4.22亿元以及4.42亿元,累计仅增长了1.6%。涪陵榨菜在招股书中也承认,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可能会仅仅维持在10%左右。这也使涪陵榨菜只能转战中小板。

让投资者担心的是,涪陵榨菜营业收入不增长,原材料价格却飘忽不定。以2009年财务数据为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涪陵榨菜的利润影响敏感系数为2.10,即原材料价格每上升1%,将使利润下降2.1%。

“青菜头一般9月播种,10月移栽,次年2月初开始收割,2月底收割完毕。收割后的青菜头需要马上进入原料窖池腌制,经过三次腌制成熟后才可投入车间生产加工,”黄付生估算,公司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青菜头占比约在43%,“包装物占25%,工资、辅料、折旧分别占13%、7%和6%。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比接近一半。 ”

2008年~2012年间,青菜头收购均价最高的是2010年为600元/吨,2011年略有下滑为560元/吨,2012年则进一步下滑到480元/吨。听上去似乎对涪陵榨菜是好事一桩,实则却勾画出青菜头价格的涨势曲线。

据黄付生介绍,2007年青菜头价格只有260.34元/吨,2008年因产量波动而大幅涨价,也不过430.78元/吨,2009年又立刻回落到343元/吨,当下的原材料价格增幅可见一斑。

原材料高企对毛利率的负面影响也让素以"低值"面目示人的榨菜打起了奢侈品的念头,但那次卖出2200元天价榨菜的大放卫星却显然无法曲线救国,最终是以在旁观者的调侃和非议中哄堂而散。

资本市场爱讲故事,这个故事却被公认是脱离了地球引力。涪陵榨菜600克包装的沉香榨菜卖出鲍鱼价,除了涪陵榨菜的自家人,几乎无人看好。

另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天价榨菜的生产地点并非涪陵榨菜自称的活水流淌的江底,而只是涪陵区新村乡群星村一个水波不兴的小水潭,更让剑走偏锋的天价榨菜饱受非议。

发散观察

面肠也可发指数

榨菜指数的兴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榨菜指数“喧嚣”背后,也有网友调侃:这场“一揽子指数”的盛宴,似乎不该只由涪陵榨菜独食,康师傅方便面、双汇火腿肠也应分一杯羹。

支持者认为,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指数和国外的内裤指数、口红指数一样,虽然只是一种非正式的经济指数,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的趋势和走向,因为农民工等流动大军即是它们的主力消费人群,消费量会随着人口的流动出现巨大波动。

不过,康师傅控股目前正陷于尴尬的方便面利润危机。记者翻看公司2012年业绩报告,注意到尽管方便面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23%,但升幅较 2011年同期的22.54%升幅放缓,净利润更是下滑了近五成,期内集团高毛利的容器面及高价袋面销售额分别按年升7.17%及11.84%,升幅亦低于2011年同期的24.33%及24.55%。

和涪陵榨菜一样,同样是低值易耗品的康师傅方便面也不得不和最大的竞争对手统一企业贴身肉搏。值得一提的是,统一方便面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分别亏损6900万元、1260万元后,再度爆出超过6000万元巨亏。曾经力挽狂澜创下40亿元销售的老坛酸菜牛肉面也难敌市场放缓。

而双汇火腿肠则似乎还未从2011年的“瘦肉精”风波中完全复原,虽然“东窗事发”的济源双汇属于集团资产,与上市的双汇发展“平行”,但受信任危机的拖累,当年双汇火腿肠销量一度下降了50%以上。

今年5月29日晚间,双汇国际宣布以惊世骇俗的7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生猪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不惜代价只为换回“放心肉”的信誉。其中,47亿美元为股权收购价格,24亿美元为净债务,净债务由双汇国际承担,手笔之大震撼国内生猪产业链。但近日,这场交易之路正在遭受来自美国方面的各种阻挠,变数横生。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