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消费 >

知识科普:三毛的简短故事

来源:时间:2020-10-20

最近小编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三毛的简短故事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大家也都想要及时了解到三毛的简短故事相关信息,那么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梳理下具体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消息吧。

1.三毛的爱情故事

三毛和荷西之间仿佛是一段童话般的爱情,留给许多人无限伤感的是荷西的意外逝去。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三毛是一个喜欢沉浸在自我世界的人,这样的女子自有心中的王子。可惜荷西不是那个王子,至少不完全是那个王子。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前三年在国外,后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台湾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未婚夫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1973年,三毛选择了和“苦恋她六年”的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

起因于偶然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介绍,三毛来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对着凄艳寂寥的大沙漠,三毛几乎不能自已,面对着残阳如血,“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随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决,就先在沙漠的磷矿公司找了个职位,提前在沙漠等着三毛了。三毛逐渐爱上了沙漠的狂暴与沉静,爱上了沙漠美丽的星空。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邻居的女孩子们认字,用简单的医疗知识解除他们的病苦;她曾一个人跟着运水车,深入沙漠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情感的寄托。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这是三毛作为一个女人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她内心的深处,和荷西的爱恋,甚至愿意用童话般的思维去净化和升华。

绯情

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丧生,三毛痛苦地说:“他等了我6年,爱恋了我12年,诀别时没有跟我说一声再见。我所有的感情都随荷西而去。”在父母扶持下,伤痛的三毛回到台湾。

荷西死后,人们愿三毛再婚,再有个爱她的丈夫。她是作家,但她首先是个女人,她应该拥有自己完整、独立和美满的婚姻。她太累了,应该有个自己的家。但是这样一位情感丰富的女子,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与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不能再嫁,并不意味着三毛可以任凭感情没有寄托,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三毛死后,关于她和王洛宾、贾平凹等的绯闻有很多。

1990年,亦是三毛的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取得八项金马大奖的时候,她与中国民歌大师王洛宾发生了一段真挚的忘年情。当时,她甚至只身跑到乌鲁木齐和王洛宾共同生活。尽管有人出来反对,试图证明三毛和王洛宾之间没有恋情。我却相信,不仅相信她们有,而且还很深,这种情感不是我们能看到的卿卿我我,而是看不见的心意相通、水火交融。(飞鸿)

三毛,原名陈懋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庆。1948随父母迁台,1962以陈平名义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结婚记》、《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撒哈拉的故事》等。

1991年1月4日凌晨,三毛在荣民总医院以丝袜自缢身亡,享年四十八岁。

2.关于[三毛传]的5个感人故事

在《这样的人生》中,作者

通过对瑞典老人免费为地区打扫街道,七十四岁的艾力克自愿无偿地给邻居做零工,

银行退休的老职工主动帮“我”种菜等真实而生动的描写,把人性美、人情美广泛

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人与人的关系中。而老人音乐会的感人场面,更把他们对生活

的执著热爱和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的主题也由此显得更为深刻:热

爱生活并以自己的劳动而使别人活得更美好的人,岁月只能增添他的额上的皱纹,

而他们的心却永远年轻。

短篇小说《巴沙军曹》中那个因全营弟兄(包括他的亲弟弟)惨遭屠杀,而对沙漠

土著沙哈拉威人怀有深仇大恨的巴沙军曹,在驻守沙漠的十六年中,克制自己的感

情,忠于自己的职守,从不对沙哈拉威人采取复仇行动。而在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

瓜分撒哈拉紧张的日子里,他看见一群撒哈拉威孩子误拾一个装有地雷的盒子在玩,

毅然去救孩子,自己却永远安睡在他又爱又恨的撒哈拉沙漠上。作者通过人物自己

的语言行动,按生活原型“复制”的这位平凡而又高大的形象,像浮雕一样竖立在

读者面前。

中篇小说《哭泣的骆驼》人物众多,但我们只要读过一遍,就会对其中

每一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当然不会忘记美丽得惊人、善良可亲,大方得令

人敬佩、却死得那样凄惨的女主角沙伊达。而“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凶猛无比”、

但却长得“英俊洒脱”、“王子似的抢眼”的游击队领袖巴西里,虽然在小说中只

出现两次,但因为前有烘托,后有“我”的赞叹,也就令人瞩目。当然,他并不是

理想中的神,而只是深深扎根在他所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人。因此,他才会错误地

估计了形势,把独立的希望寄托在联合国的调解上,这就难免失败的命运

以及对被儿 女妻于抛弃、被社会隔绝冷淡的孤苦老人的同情《一个陌生人的死》。

《结婚记》则显示了公证结婚的隆重与简洁,字里行问,却流露出新娘为只有一个

“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和“走路去结婚”的幸福和自豪;一样写老人的生活,却

能从不同的老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出发,捕捉人物行动中最独特、最典型的部

3.海子、三毛的简单经历及其他们的死因

说说我的理解,海子的卧轨自杀是走向太阳的形式,海子和梵高一样不可救药地迷恋太阳,有本纪念海子的书说,海子选择卧轨,正因为铁轨象征通往太阳的路。

关于三毛的自杀,她自己也说了,如果选择了这条路,也不用悲伤,因为对于她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我觉得她的自杀是必然的,因为生命的寂寞,和对荷西的思念与日俱增。

当活着失去本身的意义时,我想人们便会义无返顾地选择自杀吧。 海子简介 :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湾。

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

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四、五斤米去上学。

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

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

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

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

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

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

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三毛 [名字的来历] 1943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 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陈懋平,“懋”是家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 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做为父亲的我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

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

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

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三毛简历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

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

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

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

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

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

4.撒哈拉的故事内容简介(100字左右)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 三毛和 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

它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组成。其中,《沙漠中的旅馆》是三毛适应沙漠中荒凉单调的生活后再次拾起的第一篇文章。从那以后,三毛写了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三毛用他的心去适应和关心这个伟大的沙漠。在她的笔下,撒哈拉沙漠的人和事变得多姿多彩。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语气,轻松地讲述了她在撒哈拉沙漠中分散生活的细节和她的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布满洞的大帐篷,铁皮小屋,单峰骆驼和羊群。

在书中,无论何塞把他的粉丝当成雨水吃掉,还是他们不能举行简单的婚礼,去海边钓鱼,或者从头开始在沙漠里建造最美的房子,他们都洋溢着对彼此深深而温暖的爱。

扩展资料:

创作中的语言艺术《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语言是具有三毛特色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新、朴素。她能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写作对象所感受到的一切,对其行为动作进行白描,或用精炼的对话来还原场景,以她细腻、敏锐、准确的感知力。

准确把握住写作对象的特点并注入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三毛的文字就有了一种令读者忘我而入境的感染力。读《撒哈拉的故事》,仿佛是在与三毛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好似在听朋友讲述动人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时而无羁的快乐,令人如入其境。

《结婚记》中,三毛向读者讲述她与荷西登记结婚的情景:“我伸头去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三毛用了一个“伸”这个很有意味的动词,强化了她单纯活泼的性格。

5.三毛的事迹,关于三毛的名句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

“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

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

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

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乾卦-所以。《我的快乐天堂》哈尔滨出版社)。

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1943 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取名为陈懋平 1946 因为觉得“懋”字麻烦,三毛就把它去掉。改名陈平 1948 随父母迁台,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 1954 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 1955 初二,受墨汁涂面打击,以及为看小说开始逃学。

后休学在家 1956 一度复学,后正式退学。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切腹自杀获救 1962 以陈平名义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 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初恋 1967 初恋失败,赴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圣诞初结识荷西 1968 与荷西分别。

漫游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1 返回台湾,任教於文化大学和政工干校 1972 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冬,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 1974 进入撒哈拉沙漠 1974 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 1974 十月六日,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1976 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

五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 1979 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三十日,荷西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

回到台湾 1980 五月,重返西班牙和加纳利,开始孀居生活 1981 十一月,开始中南美之行 1982 十月,返回台湾任教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出版 1984 赴美度假治病 1985 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 1986 十月,正式回到台北定居,被台湾多份报刊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1988 六月十二日,给「三毛爸爸」张乐平写第一封信 1989 四月,曾回大陆探亲;同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滚滚红尘》 1990《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 1991 一月二日,因子宫内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

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绕颈窒息身亡。

享年四十八岁。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

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

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

不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

我当心的去爱别人,这样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哭,我爱笑的时候笑,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那些因为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等明白过来,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人活在世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人生一世,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叠加,在这样宝贵的光阴里,我必须明白自己的选择。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

6.三毛的一生简要概括以及作品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主要作品 编辑

作品一览

作品集《倾城》《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的宝贝》《我的快乐天堂》《背影》《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闹学记》《高原的百合花》《谈心》《雨季不再来》《万水千山走遍》《亲爱的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 《月河》《秋恋》《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

7.三毛流浪记的故事简介

故事简介

初秋的早晨,清道夫拉着垃圾车在里弄里清扫垃圾。突然,车里钻出一个孩子, 他就是被清道夫搅醒了的三毛。三毛是个流浪儿,为了生存,他卖过报纸,捡过烟头,还给人推过三轮车。

茫茫人海的都市街头,三毛不知道自己要到何处去,葱油大饼和卤菜腊味的香味,使他咕咕作响的饥肠更加难受。无奈之中,他只得以别人用来贴广告的糨糊充饥。

到了正午的时候,他跟着一个送饭担子,准备与其他流浪儿一起分一点残羹剩饭来勉强解决自己难以忍耐的饥饿,但却因不是这个地盘上的,遭到拒绝和排挤。不服气的三毛与他们打了起来。流氓爷叔见他是个“好样的”,要收留他。

三毛见到爷叔身上刺的花纹,心中感到非常害怕。他在爷叔的手臂上咬了一口,趁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赶紧逃跑。夜晚,他在小巷子里用简单的破席片裹住身体,又度过了一个寒冷的漫漫长夜。

“四四”儿童节到了,童子军的游行队伍气宇轩昂地走过街道,流浪儿们只能在旁边观看。三毛情不自禁地走进游行队伍,陶醉在孩子们的欢乐中,正玩得高兴,就被赶了出来。

他连忙召集了许多流浪儿,用破麻袋做旗帜,洋铁罐当铜鼓,学着游行队伍的样子,敲打着列队前进。结果,又被警察打散,三毛因此被捕,被警察痛打后放掉。

又是初冬季节,三毛捡到一个皮包,好心交给失主,反又遭到痛打,被人拉开后,他跟流氓爷叔走开。流氓爷叔用大鱼大肉款待三毛,教他偷东西,三毛知道他们都是坏人,想再一次逃跑,却怎么也躲不掉流氓爷叔的视线。

流氓夫妇将他打扮成小少爷,带到百货商店行窃,夫妇俩偷了百货商店里的绸缎,让三毛藏在衣服里,三毛不干,终于被赶走。

为了生活,三毛挂起了标价牌出卖自己,被一个有钱的贵夫人收养。贵夫人十分喜欢三毛,决定为他举办一次鸡尾酒会庆祝自己有了这样一个儿子。

在酒会上,三毛像一件物品一样被人来回摆弄。他实在忍受不了虚伪礼节的束缚,纠集了曾经和他一起流浪的孩子们,大吃大玩了一把,然后脱下身上华丽的衣衫,披上了破麻袋片,夺路而出,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回到了流浪儿童的行列……

影片真实地反应了旧社会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流浪儿童“三毛”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小朋友观众的喜爱。

这部影片是赵明和严恭从事电影导演的处女作,他们对影片的处理,既发挥了剧本的特点和长处,着重刻画三毛倔强、机灵的性格和他质朴纯洁的心灵,又采取夸张风趣的讽刺喜剧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连续性漫画《三毛》。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尽管是博人一粲,但还是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又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户晓,并成为了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有较强的社会讽喻和批判意义。

三毛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 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又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乃至全中国家喻户晓,并成为了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

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构造了一组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三毛面对困境的乐观的态度,不屈的精神,身处乱世却始终善良纯真,对有困难的人无私关怀,对压迫者的无畏反抗,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又令人潸然泪下。

如果将三毛的故事搬上舞台,无疑可以引起无数观众的共鸣。三毛已经永远地沉淀在无数人成长的记忆中,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三毛依然会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东西,让我们体验苦难和不幸,也学会关怀和珍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毛流浪记》剧情梗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毛流浪记 (2006年央视动画版)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