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国安集团增资扩股被疑贱卖国资 混改或成反例

来源:时间:2014-08-15

国安集团增资扩股被疑贱卖国资 混改或成反例。

近日,中信国安、中葡股份发布公告称,接控股股东中信国安有限公司通知,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安集团”)已完成改制,以增资扩股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这则公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市场纷纷质疑国安集团贱卖国有资产,有媒体还将其称为“中国式世纪大拍卖”,将这个国企改制案例与俄罗斯转轨时商业寡头与青年改革派对国有资产大肆掠夺相勾连。

资产定价遭质疑

多家财经媒体都对这起神秘的改制做了有相当篇幅的报道,从目前媒体曝光的事实来看,国安集团的改制蹊跷不少。

日前两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披露了引进的5家战略投资者,黑龙江鼎尚装修工程有限公司持股19.764%,广东中鼎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787%、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乾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均持股15.811%、天津市万顺置业有限公司持股9.882%。改制后,原控股股东中信集团仅持股20.945%,实际控制人由中信集团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安集团的增资扩股早在今年1季度就已完成,直到近日才通过旗下上市公司披露。5家股东入股价格等具体细节并未在公告中透露,质疑其贱卖国资的根据来自媒体的推算。《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森源电气于3月20日在互动易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所披露的信息,推算出河南森源的入股价为1.413元/股,再进一步推算得知5家新晋股东仅以80亿元就取得在2012年净资产就有155亿元的国安集团近79.055%股权,而这部分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就有122.5亿元。

除了贱卖国资,受到质疑的还有5家战略投资者的资质。

在媒体对这5家战略投资者的报道中,出现得最多的形容是“名不见经传”,除了控股森源电气的河南森源之外,其余4家股东“低调而神秘”。提高国企运营效率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考量,然而国安集团却引进了5家主营业务不同、实力也不为人所知的企业作为股东,并将公司置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对于这背后“只有国安自己能懂”的逻辑,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微博)在其文章中作了推测:“除非,这些民企背后有同一个控制者。”

国安集团改制或成“最坏样本”

若对近期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报道和评论文章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安集团遭到质疑一事显得相当突兀。

比如,8月14日,有媒体在报道中对已经推出国资改革方案的15个省市进行梳理并期待国家版改革方案定调,可见各个省市乃至国家层面的国资改革进度并不算快;又如,胡舒立的最新社论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再迈“四方步”》,探讨的是宏观的原则性问题,其它评论文章也大多如此。

可见,目前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舆论风向基本仍集中于对改革方案、涉及哪些公司的探讨以及厘清原则的层面,即使是走得比较快的中国石化,目前仍未确定战略投资者有哪些。中国石化公布引入民营资本实现混合经营议案时是今年2月,然而据媒体报道,彼时国安集团改制已基本完成。

当市场都还在谈方案、炒概念的时候,国安集团不动声色地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完成后还硬是瞒了好几个月,直到旗下上市公司履行信披义务方才公之于众,而估值、入股价格等具体细节至今却依然一概不清。

即使不谈国安集团改制背后是否存在贱卖国有资产的情况,其在整个改制过程中缺乏信息披露也为后来的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开了个极坏的头。虽然国安集团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转让国有资本需要注意些什么?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在过去的转轨实践中可以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信息透明、保障公众知情权、保证每个竞争者能公平参与国有资产的竞价等,这些都是国有资产转让得到社会认可所需要遵守的原则。

如今,国安集团面对的舆情危机就如同那些试图兴建PX项目的地方政府一样,在不动声色地完成选址、环评、公示等手续之后,在将要动工终于不得不公之于众时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不同的是,对于5家新晋股东,国安集团的股份已经落袋为安了。那么,国安集团的改制案例对正在进行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着什么,仍有待观察。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