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将预披露理解为加速扩容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来源:时间:2014-04-25

将预披露理解为加速扩容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上周五晚间,证监会披露了28家拟上市企业名单,此举被戏称为“半夜鸡叫”。随后,截至4月24日晚间,证监会累计公布了五批97家企业预披露名单。

对此,市场出现了一些负面的解读声音,认为“批量大跃进式的IPO正在袭来”,并指出这是本周二级市场表现低迷的重要原因。

面对如此声音,亟待厘清几个市场的误解——预披露是否就等于开启上市闸门?公布拟上市企业名单加速是否就等于扩容加速?

“受理即披露”的预披露制度启动是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明确的一项新的措施。据接近监管部门的有关人士介绍,证监会对首发申请审核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并据此对每周向社会公布的首发审核工作流程和企业基本信息表进行了修订。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在正式受理首发申请后即按程序安排预先披露,其宗旨是意在提升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公开、透明,要求公司自受理之日起,即需要对申报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负完全的法律责任。

如果就其程序设计阶段理解,预披露所等同的不过是原来的开始申报,只是表明这家公司进入正常的排队发行审核程序,并不意味着新股发行马上启动。其实,已申报企业不早就在申报中吗?

企业在预披露之后还有反馈、见面、修改、初审等一系列的环节,分别由证监会的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也意味着,在新的游戏规则下,预披露距离IPO发行还有着相当的距离,IPO按正常程序进行,不存在集中发行上市的问题。更何况审核进度有自身规律,也要符合条件才行,上市发行的节奏也与预披露的数量、频次无关。

预披露时点的大幅度提前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权益保护的体现,投资者将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企业的投资价值、运营情况和行业机会。

从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股市制度安排来看,这些预披露信息,压力与其说是在市场,不如说是在发行人。因为拟上市公司接受公众和投资者监督、审视的时间被进一步拉长,对中介机构、发行人而言,各尽其责、避免造假上市的压力也随之大幅提升。

预披露与审核流程的“再造革命”体现了证监会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政策改革初衷。把预披露提速简单理解为A股市场加速扩容的信号不仅是误解,更是误导。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