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

隐性收入占国企员工收入一半 致收入差距扩大

来源:时间:2013-09-11

隐性收入占国企员工收入一半 致收入差距扩大。

完善制度,革除隐性收入生存土壤

隐性收入是个众所周知的“秘密”。近日,据业内人士估计,包括各种奖金、补贴、保险、预付卡、实物等福利,隐性收入约占国企员工总收入一半。

据悉,国内目前收入较高的群体多数集中在电力、电信、房地产、交通运输、采矿等领域;较低收入群体一般是零售业、电子产品等行业。这其实就是国企与民企的分界,也是生活有保障者与保障较低人群的分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让人看到了建立创新型社会的难度仍很大。隐性收入的存在不仅败坏了风气,也令社会创新的氛围不足,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最近几年的一些民调数据显示,大学生择业偏爱垄断国企以及热衷考公务员。

在一个双轨制依然能清晰地体现在很多方面的社会里,由于一些行业垄断的存在,国有垄断性行业在通讯、电力、能源等领域内容易获利,又在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暴涨条件下,积极投入商业地产赚取了不小的可观利润,使国企具备了对员工以福利形式发放隐性收入的基础。而且这还是最初级的隐性收入,企业高管的隐性收入通常有更多门道,因为他们握有权力,可以有更多变通的手法谋取钱财。另一方面,民企只能允许被进入一些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比如制造业、外贸以及服务业,这些行业竞争激烈,对成本敏感,并且暴利基本不可能,因此,普通员工除了薪水并无太多福利。

坦白说,隐性收入不仅仅存在于垄断国企,它在许多行业都存在。比如行政机关,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审批权力以及硬性监督不够,寻租常有发生,这部分交易费用构成了个别官员的隐性收入。再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如大学,一些老师热衷走穴并在课题中牟取个人私利,这也属于隐性收入。

隐性收入已经成为社会收入差距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隐性收入与权力、职位相关,令人们的收入呈现“马太效应”,有职位与权力的人更加有钱,生活水平更高,中下层收入者的生活境遇愈发难以跑赢通胀。这需要被改变,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需要抑制这些隐性收入,而这需要打破资源性行业的垄断,推动国企参与竞争。当然,这种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如果不改革,那么既得利益群体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这种改革宜早不宜迟,铲掉几个“老虎”并不是终点,更应该加快制度方面的改革,将国企实实在在地推向市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不是继续享受垄断盛宴。

社会上各种五花八门的隐性收入,其实在暗中加大社会交易费用,成为一种潜规则,令整个社会人与人、人与机构之间的正常交易变得越来越复杂。想让享受隐性收入的人群主动拒绝隐性收入,是不可能的,最终需要良好制度的硬约束与监督,只有好的制度安排才能有效降低社会那些不必要的交易费用,提升效率与改良风气。



图说财富